新产业发展状况(收集3篇)

时间:2024-07-29 来源:

新产业发展状况范文篇1

关键词:新疆伊犁;薰衣草;特色产业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30.005

1薰衣草发展背景与现状分析

1.1背景与现状分析

薰衣草原野生于法国和意大利南部地中海沿海的阿尔卑斯山南麓一带,因地理环境在世界上形成了三大薰衣草区,法国普罗旺斯,日本北海道,中国新疆伊犁。在法日等国,薰衣草产业发展已经比较成熟,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在国内,经过新疆伊梨人数10年的精心培育,薰衣草在天山脚下伊犁河畔形成规模。薰衣草是一种名贵而重要的天然香料植物。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是中国薰衣草种植加工的主要基地,是亚洲地区最大的香料生产基地。

1.2特色产业理

新疆伊犁薰衣草产业以其地域性、优势性、规模性、历史性、民族性具有特色产业的特征,产生一定的经济效应,推动当地城镇化进程,逐步成为当地支柱产业,在当地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当地一大特色产业。

1.3研究价值

1.3.1学术价值

(1)通过对新疆伊犁霍城县薰衣草特色产业的研究,更为清楚地了解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究其产业链组织模式,经过思考和总结,为其今后更好地发展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并上升为理论指导,为其他地区的发展提供借鉴。

(2)此次调研将在借鉴法国、日本等在薰衣草产业发展方面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所调研地本身所具有的特点,探讨不同条件下的薰衣草的产业组织模式。

1.3.2实践价值

(1)根据实地调查研究,对薰衣草的种植、加工、销售三个产业环节问题作出科学的分析,为霍城县薰衣草产业链的优化升级提出建议。

(2)基于霍城县薰衣草产业现有模式下,探究企业经营效率与品牌效益,为薰衣草的品牌建设提出良性建议。

2研究内容

2.1霍城县芦草沟镇薰衣草种植情况

(1)农户种植。

①薰衣草种植环境、土质对产量的影响、年产量、每单位价格进行实地调研。

②薰衣草种子的来源(自制、自留、引种、固定公司购买)、肥料农药的使用情况。

③薰衣草原材料的品质测定、农药残留情况的“优劣标准”。

(2)基地种植。

①解忧公主薰衣草基地种植状况,种植自有技术情况与种子更新周期。

②探究基地种子及薰衣草品种结构比例和种植面积及种类对产品的影响。

③了解基地内肥料和农药的使用情况,以及对散户薰衣草采购标准。

2.2薰衣草加工方式探究

(1)农户加工。

在调研中,了解当地农户对薰衣草的处理情况,在自己出售的过程中,薰衣草是直接出售还是简单加工以后再出售,仍需要进一步调研。

(2)基地加工。

与当地薰衣草企业相关人员进行沟通,获得相关数据,了解其薰衣草原材料收购时间、流程;原材料的处理及保存;薰衣草相关产品的分类、加工和研发以及目前存在的一些技术难题以及了解企业的技术更新周期及加工设施的配备情况。

2.3薰衣草产品销售渠道与营销策略探究

(1)销售渠道。

与当地农户与相关公司的走访,以及市场的调研,了解其目前主要的销售渠道,以及在销售过程中产品的配送和物流情况。

(2)市场占有率。

查找相关统计数据以及对公司数据和当地政府统计年鉴的查阅,判断霍城县薰衣草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3)营销策略。

通过与当地政府和公司的沟通,对薰衣草特色产业的宣传、营销方式进一步了解,包括旅游形象、产品质量、特色产业的推广方式等。

(4)产品品牌。

以解忧公主公司的产品为例,是否已经形成了其固有的产品品牌;以当地政府为辅是否已经形成了其特有的区域品牌。

2.4相关产业整合力度与扶持政策探究

薰衣草农户、基地在薰衣草花期外的时间处于“闲置”状态,大量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薰衣草产业与其相关产业脱节。

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在薰衣草花期外的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状况,并与外国薰衣草产业立体发展模式作对比,提出可行性建议,以加强本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联系,促进产业间相互“推销”、相互合作,达到企业集聚效应。

通过与农户和企业的走访,了解政府在种植、加工、销售方面所提供的资金、技术等的具体的扶持政策。

2.5薰衣草特色产业对当地的经济效益探究

(1)农户。

通过与农户问卷调查,了解农户从薰衣草种植以及自身的薰衣草简单加工商品出售中所获得收入以及近几年的扶持政策和相关部门的帮助。

(2)企业与政府。

通过走访解忧公主公司,了解薰衣草为该企业所带来的利润以及其特有的运营模式。

通过与相关政府部门交流,具体了解薰衣草产业在创造就业、推进当地城镇化进程中作用,为当地政府所带来的收入以及政府在特色产业不断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

2.6我国薰衣草产业与国外的差距与不足

通过调研所获的数据与相关企业、政府提供的数据,整体把握新疆薰衣草产业发展现状,并借鉴日本、法国的薰衣草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为解决新疆薰衣草产业链中存在的矛盾提出可行性建议。

3研究目标

(1)通过实地调研芦草沟镇薰衣草种植过程,初步了解薰衣草种植的种类,品质,产量,技术以及现代科技运用状况,为我们研究分析薰衣草产业发展提供实践基础。

(2)分析企业加工流程、销售状况,找出加工过程和现销售阶段中存在的不足,提高企业深加工意识,找出利润更高的产品销售渠道。

(3)通过借鉴外国成功经验,改善企业加工方式,完善市场竞争机制,打造新疆薰衣草产业的地域品牌,企业品牌,使新疆薰衣草a业走向一条成本低,利润高的产业化发展道路。

(4)借鉴法、日强国的薰衣草产业立体化模式,规范新疆薰衣草产品市场,从提高其与相关产业的角度出发,找出适合当地的薰衣草特色产业立体化模式。

4拟解决的问题

(1)通过实地调研,结合在新疆霍城县卢草沟镇薰衣草种植情况,企业加工方式,产品销售渠道三个主要环节中所发现的问题,分析各问题出现的原因,找出解决的办法。

(2)根据此次调研结果,提高当地农户,企业发展薰衣草与政府政策相结合的意识,更好利用政府所提供的资金,技术,提高基础设施利用率,使薰衣草产业有质有量的发展。

(3)形成新疆薰衣草特色产业发展模式,为我国其他特色产业地区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郭晓军.标准缺失制约伊犁薰衣草产业发展[N].中国商报,2013618.

[2]国内外香化信息.新疆伊犁成为世界薰衣草第三产地[Z].2011,(7).

[3]国内外香化信息.伊犁河谷薰衣草产品乱象已生面临洗牌[Z].2008,(6).

[4]Lavender,K.L.,Davis,R.E.&Owens,W.B.Mid-depthrecirculationobservedintheinteriorLabradorandIrmingerseasbydirectvelocitymeasurements[J].Nature407,6669.

新产业发展状况范文篇2

论文摘要:通过对湖北不同类型产业集群的调查研究.发现嵌入价值链的治理模式不同,其集群值创造能力和升级能力也存在差异由于集群价值创造能力的提升和升级与其所处经济区域的发展状态及制度模式密切相关研究了湖北省传统产业集群、复杂产品制造集群和网络外部性特征的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升级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关系。

1导言

根据波特的定义.产业集群是一组由于共性和互补性而连接在一起的相互关联的公司和机构在某一特定区域内地理上的集聚如果根据产品制造过程的特点进行分类.湖北省的产业集群可以分为传统制造业集群、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集群、复杂产品制造集群、专用品供应商集群和一种特殊的产业集聚——产业(科技)园。产业集群已经成为湖北省经济重要的产业组织形式。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产业集群的组织结构正经历一种演进性变化这种变化体现为集群的发展已嵌入全球生产网络中.这个网络是由掌握核心技术和控制技术路径的核心集群根据自身利益而在全球范围组建的。根据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创新模式主要有两种:第一,创新的技术壁垒低.所需要的前期积累少.对技术适配度的要低.创新的机会少因此,会有大量跟进者进入.新加入的企业将共同作用于对现有生产、组织和利益分配范式的改变:第二。创新的技术壁垒高.需要高度的前期积累.对技术适配度的要求高.但创新的机会多因此.只有较少的企业能够实施创新而获得这些机会.这些少数者将决定新的生产、组织和利益分配范式,并利用长期和连。

续的积累进一步提高壁垒.强化优势。由于熊彼特第二种创新模式依赖企业的知识基础。特别是缄默型知识、复杂性知识和系统性知识.这就需要企业间能进行频繁的交流和人际接触和互动.从而导致相关创新者在地理位置上的集中相反.第一种模式对应的创新则不需要地理上的集中.创新依赖的知识更多是可编码的.借助现代通信手段可以在全球范围布局这就使得各种集群在全球生产网络中将被分为核心集群或边缘集群。核心集群掌握核心技术和对技术路径的控制能力.因此是全球生产网络(GPNs)的控制者.他们可以根据资源的比较优势在全球进行布局.发展和利用各种为其服务的边缘集群.特别是对于编码性强的知识和可以通过许可形式扩散的技术对地理位置的要求就更不严格由于当前技术模式下技术路径的控制能力是掌握在核心集群手中.所以.这些边缘集群就可能会处于长期依赖状态.处于低附加值的生产环节.而且很容易被其他区域替代。

湖北省的产业集群和国内其他地区一样已大多嵌入全球生产网络和价值链中.但大多数集群基本处于输出原材料和资源性产品.或为掌握着名品牌和核心技术的国外企业进行产品加工和外包服务的生存状态其目前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成本上.但随着供应的增加.其成本优势正在丧失。集群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维持价格优势的潜力非常有限因此.不断提升产业集群的价值创造能力就成为所有集群必须共同面对的一个问题。

2湖北省产业集群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集群价值创造能力的提升

通过对湖北省4个比较典型的产业集群.即仙桃彭场无纺布产业集群、随州三里岗香菇集群和十堰、襄樊、武汉为基地的汽车产业积聚带以及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光电子产业集群的调查研究.发现其存在某些共同性问题。主要表现在:

(1)集群内部没有形成完全意义上的专业分工与协作的关系湖北省集群内企业间的分工与合作还处于较低层次以汽车产业集群为例.从当今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看是模块化采购与同步设计相结合.要求零部件供应商能够配套和具有参与产品设计和开发的能力湖北省汽车产业集群的上、中、下游产业虽然都有.也有一定的分工.但缺少联系与协作机制.分工程度有限.没有形成完全意义上的专业分工与协作的关系.结果是大企业根据用户要求提供成套“解决方案”的系统集成能力不强.中、小企业专业化生产优势不明显.难以形成“以大带小.以小保大”的格局。

(2)政府行为的主导性作用过大.市场化的网络服务体系尚未建立产业集群的规模优势和学习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集群公共产品的供应数量和质量为整个集群服务的物流系统、信息平台、生产要素市场、技术开发和研究机构、法律服务机构等对集群竞争力的提升和价值创造能力的提高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的产业集群都进行这方面的大量建设。并逐步由政府主导过渡到市场化供应模式但湖北省产业集群层面上的这些公共产品的供应非常匮乏.政府的作为主要体现在提供土地和税收等优惠政策上。随着政策优势和地理优势的逐步减弱.有的地方已经出现部分企业外移现象.而一旦产业链中关键企业迁移.就有可能导致整个产业网络的崩溃。

(3)产业集群缺乏核心技术,产、学、研联合开发的互动机制尚未形成产业集群内企业拥有的核心技术比较少.虽然部分企业拥有一些自主知识产权.但是就总体而言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产业集群内的研发主要集中在企业.而企业规模有限,研发投入十分不足产、学、研之间缺乏科技创新的分工与合作.湖北省丰富的研究开发资源没有和集群发展的需求结合起来。

(4)品牌、诚信意识缺乏,短期化行为、无序竞争.严重损害了市场环境不少企业品牌、质量、诚信意识淡薄,假冒他人商标、以次充好、压价竞销、仿冒、偷工减料、欺瞒等行为已不是个别现象这种企业之间恶性竞争的状况与产业集群所需要的诚信互助、合作共赢的发展文化是格格不入的。

(5)产业集群的发展基本处于依附状态。产业集群的发展受经济全球化影响十分明显.有的集群已嵌入全球价值链中.成为代工和贴牌企业.有的则在国内市场与国外企业进行竞争由于缺乏着名品牌和核心技术.市场和产品开发基本控制在大型购买商和重要技术供应商的手中.集群对未来发展的路径控制能力很弱。

通过对湖北省不同类型产业集群价值创造能力提升和集群升级问题的调查研究可以发现.不同类型产业集群嵌入价值链的治理模式不同.其集群升级能力也就存在差异。传统制造业集群往往同时嵌入多条价值链.产品市场为国内市场或为多个跨国公司贴牌.技术壁垒较低.市场结构为竞争性市场这就不仅使其不容易形成对单个跨国公司的依附.并通过这种开放式发展模式使它们能够和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生产组织方式和最严格的质量标准接触.激烈的竞争将迫使集群提升其制造技术.通过引进行业标准和学习贸易惯例提升其制造质量和管理水平这是一个通过学习能力提高带动创新能力提升的过程很多集群就是因此而走过了由过程升级带动产品升级直到功能升级的道路因此.处于落后地位的传统产业集群只要学习和创新能力足够强大就相对容易实现价值链升级。

对传统产业集群而言.过程升级到产品升级是一个转折.虽然通常情况下传统制造业的技术壁垒相对较低.但通过设计改进或技术改进而实现产品升级并不能孤立进行新设计的推出、产品功能的提升如果要在市场取得成功必须还有其他因素的支撑例如品牌和市场规模.如果集群市场声誉和协同能力不足以迅速扩大市场规模,产品创新将成为外部性行为.那些实力更强大的集群和企业将模仿这些设计而迅速取而代之。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产业集群也是同时嵌入多条价值链中.由于拥有替代性很小的资源.它们更容易培育出自己的品牌和销售渠道,因此也具有较大的升级潜力。

3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与集群升级

湖北省传统产业集群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在保持集群竞争力的同时如何实现价值创造能力的提升和实现集群升级对于传统产业集群而言.由于大多数集群是由中小企业组成.其创新活动往往会受制于经济规模和技术能力.要实现集群的升级依靠企业单打独斗是无法实现的.必须形成合作机制和整和社会资源的能力.提高集群的协同效应.而这一点正是湖北省大多数传统产业集群的弱点。

通过对广东省佛山市和浙江省传统产业集群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经验的研究.有如下经验值得湖北省借鉴在集群发展初期.当地政府进行了大量公共产品的供应和制度建设.为集群协同效应和合作创新机制的形成起了很大促进作用这些措施主要包括:①建立集群技术创新中心,对集群的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进行合作攻关。通过培养、招聘等办法建立了多领域的人才队伍.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服务和进行相关技术培训同时.成立集群研究开发中心和大学和研究机构合作开发集群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提升了集群对技术发展方向的控制能力和创新能力:⑦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降低了技术创新的信息收集成本和交易成本以先进的检验设备、雄厚的技术力量从技术人才、信息、法律等方面全方位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在产前环节提供原料数据库和原料检验检测:产中环节提供产品的应用、工艺分析、质量问题分析、化学分析和技术咨询等一系列服务:在产后环节交易中心物流信息平台提供销售、仓储、物流配送服务。并逐步实现创新服务体系由纯粹的公益型组织向市场型组织转变同时.还建立了信息化服务网络,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信息服务:③建立配套的生产资料市场和商品交易市场.降低创业门槛和增强集群经济扩张能力围绕集群主业.政府和民间共同投资兴建各种原材料交易中心.使产品生产的各种部件和材料都能够在本地采购订造:④树立集群品牌意识,对区域品牌进行营销在行业协会的推动下.通过会展、博览会等形式大力营造区域品牌.并建立效应的抵押制度和信息甄别机制共同维护区域品牌的声誉。

新产业发展状况范文篇3

1、新西兰养羊业生产状况

1.1绵羊生产状况

绵羊存栏量从1961年4846万头持续增加,1982年达历史最高值7030万头后开始下降,从2000—2006年开始一直保持4000万头左右,2008年为3408.8万头,比1961年减少29.7%。绵羊的屠宰量自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中期呈波动性上升趋势,80年代后期呈下降趋势[2]。1961年为2726万头,至1985年达最高值5070万头后开始下降。2008年屠宰量为3360万头,比1961年增长了23.3%。绵羊的胴体重自60年代缓慢下降,1961年平均为16.7kg/只,而1985年达最低值14.3kg/只。此后开始缓慢上升,2008年胴体重为17.7kg/只,比1961年增长了6.0%。绵羊肉产量自60年代至80年代中期呈上升趋势,80年代后期开始下降,从90年代开始趋于平稳。1961年产量为45.7万t,至1985年达到高峰72.8万t,比1961年增长了60%。此后开始下降,2008年产量为59.8万t。绵羊皮产量自60年代至80年代中期呈波动性上升趋势,80年代后期逐渐下降,从90年代后趋于平稳状态。1961年产量为7.6万t,至1986年达到高峰14.9万t后开始下降。2008年产量为14万t,比1961年增加了84%。

1.2山羊生产状况

山羊存栏量从1961年2.8万头持续增加,1976年山羊存栏数升高为7万头,至1988年达历史最高峰130万头后开始下降,2002—2005年保持稳定在15.4万头左右,2007—2008年略有下降。山羊的屠宰量从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末期一直保持在稳定水平,从1989年开始急剧上升,达22.1万头,90年代末开始下降。2001—2008年屠宰量保持稳定,2008年为10.7万头,比1961年增长了2.24倍。山羊胴体重1961年平均为12.1kg/只,此后持续上升,至1979年达最高值18kg/只后持续下降,从90年代开始呈稳定状态。2008年胴体重平均为10.7kg/只,比1961年减少了11.6%。山羊肉产量自60年代至80年代中期一直保持较低水平,从80年代后期迅速增长,从90年代中期开始趋于平稳。1961年产量为400t,1991年达到历史高峰3160t,比1961年增长了6.9倍。此后开始下降并趋于平稳,2008年产量为1153t。山羊皮产量自60年代至80年代中期一直保持较低水平,从80年代后期迅速增长,从90年代开始保持稳定状态。1961年产量为66t,至1991年达到高峰516t,比1961年增长了6.8倍。2008年产量为214t。

2、新西兰养羊业布局

2008年新西兰北岛地区绵羊总计为1698.8万头,南岛地区绵羊总计为1710.0万头,分别占全国绵羊总数的49.8%与50.2%。绵羊数量最多的地区为南岛坎特伯里地区(606.3万头),占全国绵羊总数的17.8%。其次为北岛马纳瓦图—旺加努伊地区(591.7万头)与南岛奥塔哥(534.3万头),分别占全国绵羊总数的17.4%与15.7%。这三大区域的绵羊总数占全国绵羊总数的50.9%。2008年新西兰北岛地区山羊总计为6.36万头,南岛地区山羊总计为3.21万头,分别占全国山羊总数的66.5%与33.5%。山羊数量最多的地区为北岛怀卡托(3.07万头),占全国山羊总数的32.1%。其次为南岛奥塔哥(1.45万头)与坎特伯里(1.17万头),分别占全国山羊总数的15.2%与12.2%。这三大区域山羊总数占全国山羊总数的59.5%。

3、新西兰养羊业贸易状况

【新产业发展状况(收集3篇) 】相关文章:

学游泳日记精选1(整理9篇) 2024-07-28

我的日记[精选5](整理3篇) 2024-07-28

四年级日记[精选9](整理5篇) 2024-07-27

描写秋天的日记精选1(整理9篇) 2024-07-27

下雪日记[精选](整理5篇) 2024-07-13

[精选]开学日记(整理5篇) 2024-07-04

精选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整理2篇) 2024-07-04

新产品市场营销方案(收集3篇) 2024-07-29

新产业发展状况(收集3篇) 2024-07-29

星空优秀作文(整理8篇) 2024-07-29